【榜样在身边】记肃南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王菊聪
来源:清廉张掖 发布时间:2022-10-17 09:40:51 浏览:0次 分享
来源:清廉张掖 发布时间:2022-10-17 09:40:51 浏览:0次 分享
2018年,王菊聪从一名检察官转任为纪检监察干部,“转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反腐的热情和共产党员对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她始终这样要求自己。
2019年,某村牧民实名举报20多年前该村村办牧场几十只肉食羊去向不明和该村经营的景点倒闭后设施去向不明的问题。王菊聪收到举报信件后,并没有因为反映的问题时间跨度长、取证困难,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而产生畏难情绪,而是马不停蹄展开核查。她翻山越岭到达该村原村委会办公点,堆满灰尘的破旧纸箱里放着几十本早已泛黄的账簿,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数字、一页资料,经过细心查阅、反复核算后,查清了当年变卖景点设施所得款项和50只肉食羊的去向,但景点上的几套民族服装和头面(妇女头饰价格昂贵)账目中没有反映,几名健在的知情人也已年老多病卧床在家,鉴于上述情况,她带着一名年轻女同事骑上摩托车驮着笨重的打印机和所需设备,赶往知情人家里调查取证,经过多日不懈努力,为该村追回了当年变卖民族服装所得款项和两幅头面,反映的问题得以全部查清,举报人对核查结果也很满意。
2020年6月,王菊聪参加甘肃省纪委监委第三内部督查组对玉门市、瓜州县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督察,期间她和其他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查阅案卷1100余册,调阅文件资料2800余份,个别谈话36人,延审核实了解有关问题20余个,圆满完成了督察任务,受到省纪委监委的肯定。
多年的检察和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练就了王菊聪坚毅沉稳的处事风格和踏实勤恳的工作作风。她深知纪检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靠“吃老本”不行,从检察官到纪检监察干部,从‘法’到‘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不同,必须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
从党的基本理论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到国家法律法规,凡是对工作有益的,她都勤学多记、深思熟虑。在审查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结合相关规定进行研究并咨询相关部门和人员,力争使反映的问题彻查清楚。她在办结每一个案件时,都会认真对涉案人员的违纪特点等进行总结研究,举一反三,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办案实践,凭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迅速成长为纪检监察内行人。
王菊聪始终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担当务实、修身慎行、忠诚履职,一直战斗在纪检监察战线的最前沿。肃南“县小人熟”,办案难度可想而知。查办案件时,她时常会遇到说情打招呼的人,但她始终坚持原则、秉公执纪执法。近年来,王菊聪负责办理的55件问题线索,无一申诉、复查案件。后来王菊聪因工作需要从纪检监察室调整到信访室,面对全新的岗位,她勤勉学习、深入实践,不断熟悉提升业务能力。面对来访群众,始终热情对待,积极解决群众难题。受理信访举报118件,接待来访群众25人,办理省、市、县纪委监委筛选重复信访举报5件,取得了较好的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面对违纪违法人员,王菊聪总是能做到客观、公正,可是面对大家和小家,她的天平总是失衡。在母亲住院时,因省委巡视组巡视肃南县,交办案件时间紧、任务重,她忙于办案,没有时间照顾母亲。因总是出差,儿子在电话里最常问的一句是“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面对家人王菊聪只有满心的愧疚,只有把本职工作干好,才能对得起家人。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只有信念坚、身子正、处事公,才能有担当的底气,才能对得起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王菊聪同志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供稿:肃南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