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高层动态

怨天尤人 | 责天怪地,不如反省自己

来源:肃南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5-11-24 21:44:32    浏览:0 分享


清风典故日历11-24.jpg

【说古道今】

孔子感叹了一句“没有人知道我呀”,子贡就问“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是天吧。

日本汉学家宇野哲人《论语读本》把孔子这句话演绎了一大段:“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便被认为是了不起的人,这种人自然会被人知道,但是老夫并没有做过那种事情。幸运或不幸运乃天命所定,老夫即便不幸运,也安然以对,不会怨天;受到任用或者舍弃,这都是人的缘故,老夫虽然被舍弃没有受到任用,但也不会责备别人。不过,老夫平日会追求学习浅近的人事,探知尚未掌握的道理,去践行尚未践行的事,如此循序渐进,自然会到达高明的境界。老夫没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情以抬高自己,所以人们不了解我,独有天在冥冥之中看到了,并从而了解了老夫啊!”虽然是连揣摩带想象,但总体上说得还算透彻。

朱熹《论语集注》对“不怨天,不尤人”的理解要简洁得多,也深刻得多:“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荀子·荣辱》则更进一层:“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能够看清自己的人就不会去埋怨别人,那么埋怨谁呢,当然是埋怨自己了;能够知道自己命运的人就不会怪罪于天,那么怪罪谁呢,当然是怪罪自己了。后世则反“不怨天,不尤人”之意,而以“怨天尤人”为典,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或者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一味埋怨天,一味责怪别人。言外之意,就是不从主观上找原因,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宋人李昌龄《太上感应篇》:“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奔波,但几乎是四处碰壁,但他仍然主张“不怨天,不尤人”。他的得意门生曾参则主张自我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责天怪地,不如反省自己。

(尚之)


【草木清芬】

清香藤 (3).JPG

 

清香藤 (40).JPG

名称:清香藤

分布:陇南

简介:清香藤,常绿攀援灌木。花期4-5月,果期8-9月。花洁白素雅,可在小型棚架、花架、墙边或山石旁栽培观赏。根、茎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凉血解毒的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