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廉政知识在线学习资料(单项选择题--2)
来源:肃南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07-20 16:50:30 浏览:0次 分享
来源:肃南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07-20 16:50:30 浏览:0次 分享
101、党员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的各方面工作提出(D)。
A、批评和建议 B、批评和意见
C、建议和意见 D、建议和倡议
102、党员以(C)方式提出的批评意见应当按照规定送被批评者或者有关党组织。
A、建议 B、质询 C、书面 D、口头或书面
103、党组织对于不负责地揭发、检举、控告以及提出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的,给予(C)。
A、党内警告 B、诫勉谈话
C、批评教育 D、开除党籍
104、党员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D)提出罢免或者撤换不称职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的要求。
A、所在党组织负责人 B、同级组织人事部门
C、上级纪委 D、上级党组织
105、党员的(A)受到党组织或者其他党员侵害时,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控告。
A、合法权益 B、正当权利
C、规定权利 D、应有权利
106、党员不得公开发表同(D)决定相反的意见。
A、党组织 B、上级党组织 C、领导 D、中央
107、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C)。
A、决定 B、讨论 C、申辩 D、辩护
108、党组织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的(B)。
A、认识 B、素质 C、能力 D、水平
109、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者向党组织(C)。
A、越级反映 B、公开反对
C、声明保留 D、提出不同意见
110、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时,本人有权申辨,其他党员可以作证和辩护,但申辩、作证和辩护必须坚持(C)。
A、人人平等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实事求是 D、严肃认真
111、党组织进行选举时,选举采用(D)方式。
A、举手表决 B、口头表决
C、投票或者无记名投票 D、无记名投票
112、《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 ),推进干部工作的(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A)
A、监督管理机制: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B、监督管理机制: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C、公平竞争机制: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113、《干部任用条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B)。
A、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问题
B、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
C、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标准问题
114、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B)同意。
A、上级党委(党组) B、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C、本级党委常委会
11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A)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
A、必须 B、应当 C、一般应当
116、民主推荐结果的有效期为(B)。
A、半年 B、一年 C、三个月
117、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等职务一般不得在本人(C)任职。
A、籍贯 B、出生地 C、成长地
118、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B)回避。
A、应酌情 B、必须 C、一般应
119、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B)次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推荐为本地同一职务人选。
A、一 B、两 C、三
120、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满(A)的,必须交流。
A、十年 B、五年 C、八年
121、《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条例》是由(A)颁布的。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 C、中共中央组织部
122、选择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的基本程序是(C)。
A、酝酿、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
B、民主推荐、讨论决定、酝酿、考察、任职
C、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
123、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C)成员到会。
A、半数以上 B、三分之二 C、三分之二以上
124、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公示期一般为(B)。
A、10至15天 B、7至15天 C、7至10天
125、党政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B)、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126、某市(厅)拟提拔一名正县(处)级干部。市委(党组)经初步酝酿后,决定对张某、李某两名副县(处)干部进行考察。经考察,大家一致认为张某表现比较突出,符合条件。党委(党组)在集体研究讨论时,有半数成员到会,一致同意张某提拔。会后,即发文任命。请问在这次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有几处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C)
A、一 B、二 C、三
127、民主推荐的方式包括(A)。
A、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B、群众测评推荐 C、领导成员讨论推荐
12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B)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
A、全部 B、必须 C、应当
129、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在党委讨论决定后,由(B)任命。
A、人大常委会 B、政府 C、党委组织部
130、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通知规定,对用人上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A)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A、主要责任人 B、党委负责人 C、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
131、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表决的方式是(B)。
A、举手表决 B、无记名投票表决 C、口头表决
132、(A)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A、引咎辞职 B、自愿辞职 C、书面辞职
133、按照(A)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A、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B、常委讨论、书记决定
C、民主基础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34、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A)年以上。
A、三 B、两 C、一
135、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C)。
A、旁听 B、参加 C、回避
136、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共有(A)条。
A、8
B、10
C、18
D、20
137、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共有( )个坚持,(B)个自觉。
A、5、5
B、4、4
C、9、9
D、10、10
138、按照规定须登记的礼品,自收受礼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礼品的,自回本单位之日起)(B)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礼品登记表,并将登记表交所在机关指定的受理登记的部门。
A、15天 B、一个月 C、半年 D、一周
139、《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对象不包括(D)
A、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
B、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C、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隶属关系的单位;
D、小金库”专项治理中自查自纠措施得力、工作出色的部门和单位。
140、《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A),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A、免职 B、撤职 C、停职 D、开除公职
141、《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规定,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金额,给予()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元,由同级财政负担。(B)
A、5%、15万 B、3%-5%、10万
C、3%、5万 D、5%-10%、20万
142、(B)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A、党委书记 B、领导班子 C、纪委书记
143、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是(C)。
A、纪委书记 B、机关党委 C、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14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B)进行一次。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145、党委常委会应当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向(A)报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A、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 B、上级党委 C、同级人代会
146、巡视组应当加强对有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B)。
A、检查指导 B、巡视监督
147、《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提出并重申(C)项纪律要求。
A、八 B、九 C、十 D、 十一
148、《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提出的纪律要求是对(B)提出和重申的。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
C、共产党员 D、国家工作人员中的领导干部
149、《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反腐倡廉方针是(D)。
A、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B、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务求实效
C、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D、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150、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违反《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行为是(C)。
A、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
B、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
C、按照经营者的一般规定以优惠价格购买物品的
D、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
151、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违反《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行为是(D)。
A、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
B、未在企业工作,让特定关系人领取工资
C、与请托人合资办企业,实际未出资,但与请托人共享企业利润分配的
D、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
152、离职前后连续收受请托人财物的,(C)计入违纪数额。
A、仅离职前收受部分
B、仅离职后收受部分
C、 离职前后收受部分
D、 离职前或离职后收受部分
153、《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B)适用。
A、班子成员 B、领导成员 C、党员干部
154、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A)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A、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B、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C、中国共产党党纪处分条例
155、党政领导干部具有应当问责的情形,主动(A)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可以从轻问责。
A、采取措施 B、承认错误 C、作出检查
156、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A)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A、一年内 B、二年内 C、三年内
157、对责令辞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应当征求上一级(C)的意见。
A、党委 B、纪委 C、党委组织部门
158、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经调查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A)提出问责建议。
A、问责决定机关 B、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 C、单位主要领导
159、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由(B)按照程序或权限进行调查。
A、同级党委 B、组织人事部门 C、纪检监察机关
160、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B)。
A、纪律处分 B、问责决定 C、不予问责决定
161、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A)决定。
A、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B、主要领导商量 C、单位负责人
162、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情况应当报(C)备案。
A、问责建议机关 B、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 C、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
163、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D)、党内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A、《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B、《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C、《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D、《中国共产党章程》
164、《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所称领导干部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A)机关中县处级副职以上(含县处级副职)的干部。
A、民主党派; B、司法; C、公安; D、纪检监察
165、领导干部在本人婚姻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在事后(C)天内填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并按照规定报告。
A、10 B、15 C、30 D、60
166、新任领导干部应当在符合报告条件后(D)内按照本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A、60日 B、15日 C、半年 D、30日
167、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A)部门负责受理
A、组织(人事) B、纪检监察
C、人大机关、 D、行政机关
168、下列哪一项不是《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的具体内容(B)
A、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出国(境)旅游。
B、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
C、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
D、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
169、《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要求:审核审批部门要对因公出国(境)团组任务的()、报批材料的()、行程安排的()严格审核。(C)
A、重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B、必要性、真实性、科学性
C、必要性、真实性、合理性
D、重要性、可行性、合理性
170、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关于的(C)有关规定。
A、改进文风、密切联系群众
B、改进会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C、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D、改进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171、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整顿工作作风八措施规定,要改进(B),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A、工作作风 B、调查研究 C、会风 D、文风
172、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整顿工作作风八措施规定,要精简(D),切实改进文风。
A、会议内容 B、会议活动 C、文件内容 D、文件简报
173、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A)做起。
A、中央政治局 B、政治局常委
C、高级干部 D、中央书记处
174、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B)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A、社会突出 B、群众反映强烈
C、群众困难 D、干部作风漂浮
175、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制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方面规定,指导思想就是(D),体现从严治党。
A、加强党风建设 B、以人为本 C、执政为民 D、从严要求
176、犯渎职罪的主体(A)。
A、是特殊主体 B、是一般主体 C、即可以是特殊主体也可以是一般主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77、某国有厂销售员甲,推销本厂沙发靠垫,价格在10至15元之间活动。在与一百货商场协商价格时,以15元的价钱卖给商场10000个沙发靠垫。然后要求买方在写收条时,一律将单价写成每个10元,并将多余款占为已有。甲某的行为构成(B)。
A、诈骗罪 B、贪污罪
C、挪用公款罪 D、非法所得罪
178、在我国刑法中,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C)。
A、一般主体 B、国家机关
C、国家工作人员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79、某民政局工作人员李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十万元救济金进行营利活动。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挪用资金罪
180、我国刑法规定,年满(D)周岁以上的公民应当负刑事责任。
A、十四 B、二十 C、十八 D、十六
18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A)。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
182、依照刑法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C)。
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183、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C)。
A、徇私枉法罪 B、玩忽职守罪
C、枉法裁判罪 D、滥用职权罪
184、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是(C)。
A、非法拘禁罪 B、招摇撞骗罪
C、玩忽职守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185、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D、各级领导人员
186、构成贪污罪的主观方面应出于(B)。
A、故意 B、直接故意 C、有意 D、主动有意
187、渎职罪在主观方面(C)。
A、故意 B、过失
C、故意或过失 D、以上都不对
188、贪污贿赂罪的客体是(C)。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
C、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私财物所有权
D、以上都不对
189、国家工作人员财产明显超过其合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B)。
A、以非法所得论 B、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C、以贪污论 D、差额部分以贪污论
190、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A)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三个月 B、六个月 C、十二个月 D、一个月
191、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B)论处。
A、贪污 B、受贿 C、侵占 D、挪用
192、某甲在国家机关任职,某乙求其在行使职权时为其办事,并送5万元作为好处费,甲答应为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乙要求甲退回好处费,甲拒不退还,并威胁乙如果再来要钱就告乙行贿。请问甲某的行为构成(A)。
A、受贿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受贿罪和诈骗罪
193、江西某列车临检站在列车临检的过程中,发现几节标明“空车回运”字样的储油车中,有剩余的机油2万公斤,经过党委研究,他们卖掉机油,把价款以奖金形式发放给站里职工。根据规定,“空车回运”的车箱中的剩余物资应当上交给铁路分局统一处理。请问本案中,列车临检站的行为可以构成(A)。
A、私分国有资产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挪用公款罪
194、甲为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2007年3月甲为其财产用假名的方式投保,并在2007年6月份故意放火烧毁其财产存放地(其财产事先已转走)获得保险赔款3、5万元,后被查获,其行为构成(D)。
A、保险诈骗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职务侵占罪
195、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D)。
A、罚款 B、批评教育
C、诫勉谈话 D、行政处分
196、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的构成(B)。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侵占罪 D、挪用公款罪
197、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或者他人使用的,构成(D)。
A、挪用特定款物罪 B、挪用资金罪
C、贪污罪 D、挪用公款罪
(编辑:王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