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纪检监察网:肃南活用“第一种形态”防止“小恙”变“大患”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12-22 11:03:15 浏览:0次 分享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12-22 11:03:15 浏览:0次 分享
近日,肃南县康乐镇一名干部,因在工作日饮酒,被镇纪委给予黄色预警,并提醒约谈。这是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灵活运用“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强化监督教育管理,防止“小恙”变“大患”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将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为管理、教育党员干部的有效抓手,特别是灵活运用“第一种形态”,创建“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教育、挽救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常态。自预警机制运行以来,全县共预警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606人(次),其中红色预警17人(次),黄色预警135人(次),蓝色预警454人(次)。
为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县纪委监委围绕“六大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作风、履职担当、为民服务等10个方面,聚焦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三色”预警、谈话提醒等方式及时吹耳边风,做到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理,坚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将严明纪律规矩贯穿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日常教育、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紧盯重点岗位、重点部门、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及关键节点,在常、长、细、实上下足功夫,通过对日常监督、巡察等收集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汇总、分析,做好预警防范,做到该谈必谈。
此外,县纪委监委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发送廉政提醒信息,将日常监管与 “八小时外”监督有机结合,延伸监督触角,强化作风建设,防止党员干部因在日常生活中未守住“小节”逐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供稿 郝茜 杰其草 编辑 毛玉煜)
(编辑:陶晓海)